课程咨询
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托福 新东方在线 > 托福 > 托福阅读 > 正文

托福TPO18阅读真题(文本+答案+翻译):Part3

2014-09-11 18:06:01 来源:新东方在线论坛托福资料下载

  参考答案:

  1. 2

  2. 3

  3. 1

  4. 2

  5. 4

  6. 4

  7. 3

  8. 1

  9. 3

  10. 2

  11. 3

  12. 1

  13. 3

  14. A separation of …

  Lightning from cloud to ground …

  Once a channel has …

  参考翻译:闪电

  闪电是由雷雨云放电产生的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当带正电荷粒子区域与带负电荷粒子区域之间的吸引力大到使带电粒子瞬间碰撞到一起就会发生放电现象。相反的带电粒子的结合中和了电压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在雷雨云形成的过程中正负带电粒子相互分离。

  形成雷雨云的带电粒子的分离具有一种三明治结构。带正电的粒子聚集在云的顶部和底部,但是中间区域形成的是带负电的粒子。近期的野外测量以及实验室模拟为这种带电粒子的排列结构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实际上在此过程中在云层较冷的上部区域形成了细小的(毫米到厘米大小)冰丸。当这些冰丸飘落时,一部分会与云层中心比冰丸小得多的冰晶相撞。云层中心的温度大约在零下15摄氏度或者更低。在此温度下,冰丸和冰晶的撞击会使电荷发生转移,冰丸由此获得了负电而冰晶获得了正电。随后上升气流会将较轻的正电冰晶带到云的顶部。较重的负电冰丸会留在云层中部并积累起来。这个过程解释了为什么云的顶部带正电而中部带负电。带负电的区域非常大:厚度达数百米,直径达几千米。位于这片又大又冷的带负电区域之下的云层的温度要高于零下15摄氏度,在此温度下,冰晶和降落的冰丸的碰撞会产生带正电荷的冰丸,于是在云层的底部聚集成一小片区域。

  大部分的闪电发生在云层塌陷电荷分离的云层内部。但是,随着雷雨云的发展,云层下方的地面会带上正电,闪电就能够在带负电的云和带正电的陆地之间以放电的形式发生。击中地面的闪电是最有可能带有破坏性的,所以即使它只占所有闪电的20%,还是受到了很大的科学关注。

  通过高速摄影,科学家已经确定从云层到地面发生闪电的过程有两步。首先,要建立连接云层和地面的通道或者路径。然后强电流会沿着这条通道从云层传向地面,这股照亮通道的电流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

  电子从云层基部涌向地面就会开始形成通道。当这些负电荷距离地面不到100米的时候,会遇到来自地面的带正电的粒子流。一旦正负带电粒子流相遇,一条连接云层和地面的完整的通道便形成了。这个通道直径仅有几厘米,但是已经足以使电子以一道闪电这种可见的形式通过通道到达地面。那些与从云层涌来的电子相遇的带正电的粒子流通常来自于高大的带尖顶的建筑物,例如金属旗杆或塔。这就是为什么接下来通过完整通道的闪电往往会击中高层建筑的原因。

  一旦通道形成,同一条通道可以发生多次闪电放电,每一次都是来自云层的电子流在已有通道上遇到带正电的粒子。但是有时候,通过已有通道的电子流会遇到从地面新路径来的带正电的电子流。结果就是形成在两处击中地面的叉状闪电。

本文关键字: tpo阅读文本 tpo阅读答案 tpo阅读翻译

分享到:
托福辅导

关注新东方在线托福

托福机经·Official题目练习

考前重点突破·听说读写海量资料

更多资料

相关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免费获取托福备考大礼包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领取

托福辅导
更多>>
更多公益讲座>>
更多>>
更多资料
  • 北美中学直播课程
  • 托福听力备考全攻略
  • 世界大学排名榜(全球大学排名)
  • 最新美国大学排名
  • 留学TED 留学生开学季 一定要知道的事

提分历程更多>>

实用 • 工具

托福课程排行榜本周本月

托福公开课更多>>

推荐阅读